top of page

2015/1/11 - 十二夜之後,聽導演Raye談反思(影音/文字整理)


講座完整錄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MM_n112c4 文字整理:動物誌 啓蒙導演Raye拍攝十二夜、關注動物權的契機,是201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血色海灣》(The Cove) 《血色海灣》描述帶著贖罪的心、決定保護海豚的Richard O'Barry,揭發日本大地漁村(Taiji),那每年有一半時間被兩萬隻海豚的血染紅、進行海豚大屠殺的祕密海灣。 海豚是非自主性呼吸的動物,每一次呼吸都有知覺,當海豚覺得無力承受時,可以選擇不要換氣,結束生命。Richard 原本是名海豚訓練師,直到一隻朝夕相處的海豚Cathy,因長期被拘束、囚禁的壓迫下,最終選擇游到Richard懷中,看了他的眼睛後吸一口氣,然而這也是最後一口氣,Cathy自殺死亡。 隔天Richard因釋放了一隻海豚而被補,他持續38年的時間,企圖摧毀自己當初花10年建立起的海豚事業,想還給所有被囚禁的海豚自由。 Raye從《血色海灣》得到許多啓發:從喜愛到動物園,變成多了一份反思、不再走進海洋公園,因為不需要把動物關在一個地方才能欣賞他們,且也不應該用錢支持囚禁動物的事情。再來,海豚灣讓Raye聯想到小時候和朋友一起去的「動物收容所」那時是狗七天沒有人認養,就會被撲殺的地方。 台灣也有像海豚灣一樣的事情需要被揭發,Raye開始蒐集資料,竟發現收容所竟然和十幾年前一樣,沒有多少進步。 Raye花一年半的時間,每天早上八點到晚上五點臥底在收容所內拍攝。除了五都之外的收容所,都還是由清潔隊管理,把狗狗當成垃圾一樣處理,對愛動物的人而言,沒有人能接受收容所內發生的事情。 但九把刀寫了兩篇網誌說,收容所不是我們要戰鬥的對象,就算收容所再完美,這個地方就是合理的嗎?真正的問題是「狗狗為什麼會被抓到收容所?」 十二夜促使「兩年後零安樂」法案通過,但其實Raye非常緊張,因為政府並沒有配套。政府也無法面對狗為什麼會進來收容所,一年抓10萬隻,但我們只能收容6千隻動物,數量已經失控。 其實五都已經開始朝零安樂發展,但「自然死亡率」(狗咬狗、病死、夭折等等非安樂的死亡)卻總是讓人忽略。自然死亡率是真正描述這個收容所發生什麼事情的數字,也是非常需要被瞭解的數據。 宜蘭收容所是唯一個自然死亡率低於3%、達到費昌勇教授說的維護動物福利的收容所,但他們也是主動評估動物狀況,做安樂死的收容所。 Raye認為「兩年後零安樂」這個法案這是個陷阱,讓所有動保團體都在關注零安樂、收容所、TNR,但其實最大的問題是「飼主責任」。收容所就算再完善,還是在替無良飼主擦屁股。為什麼繁殖業者只需要賺錢,我們卻需要付出大量的稅金去替他們收尾? 有人說不敢看「十二夜」這部片,但會害怕看,代表妳在乎、心疼,會想要幫動物做些事情。Raye拍這部片不是想要折磨大家,而是希望讓大家立場更堅定,去說服身邊的人做對的事。 當妳想要改變這件事情時,第一件事情是要改變自己。再來就是改變身邊的家人、朋友。當妳想起十二夜裡動物的臉、發生的事情,向準備買狗或沒有善待狗的親戚朋友說出來,這就是改變。 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狗走失?收容所內會有這麼多有項圈的狗,卻沒有打晶片?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領養、拒絕買賣動物、有責任心,根本就沒有需要收容所這樣的東西。 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是「飼主責任」。 我們不能要求不愛狗的人去愛狗,而是希望有個無論愛不愛動物的人,都能接受的社會。十二夜這部紀錄片,是希望能讓「愛動物」及「不愛動物」的兩種人,找到互相尊重的方式,貓狗才有可能被尊重,這也才是未來有可能的社會,讓大家反思。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