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5/2/26 chinchin動物權演講之二 - 動物園 - 樂園與罪行(影音/文字整理)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懇請支持 http://www.east.org.tw/sponsorship_type.php

講座完整錄影:https://youtu.be/5XFxrEcrHQQ

文字整理:chinchin x 動物誌

動物園作為一個樂園,也是一個人類罪行的體現。以現在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的潮流來看,我不知道它會不會在一百年內消失,但它一定是在快速的轉型。也許一百年後我們在動物園內就不會看到動物了,這是我們的期待,希望動物都可以生活在牠的棲地裡。

1995年全球有約1100個知名動物園(不包含觀光農場),每年吸引約6億人參觀,消費與參觀動物園的族群,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

動物園起源於西元前二至三世紀,古羅馬執政官養成一種習慣,帶著戰爭中捕獲的大象和大型貓科動物先遊行,然後將他們處死。象徵羅馬摧毀與占有了敵人的財富和土地,昭示帝國的力量。競技場的表演也多了兩種:讓大型貓科動物處決死刑犯,以及讓牠們與競技士搏鬥。

飼養動物和搏鬥表演持續到12~13世紀,遠方的征戰開啟了對飼養奇異動物的興趣。在13世紀,在歐洲的貴族宮廷開始出現了符合現代定義的動物園。由於取得及飼養奇異動物需要豐厚的財力,擁有私人動物園收藏被作為高級消遣活動、身分的表彰。

在14~15世紀,歐洲出現了許多狩獵場,從其他地區運來鹿、野豬甚至熊,供當地人欣賞,遊玩以及打獵,彰顯身份。16~18世紀收藏為榮譽象徵與炫耀身份,娛樂是唯一的目的,這個本質延續到將近500年以後的現在。

動物園的起源是通過豢養動物來宣揚人類對自然的支配,而動物搏鬥則是通過把自然貶低為人類的娛樂工具證明了這種支配。作為一種人為設計下的馴化自然,凸顯人類對於萬物的統治地位。

到了19世紀,工業革命帶起中產階級的出現。20世紀初的世界大戰迫使動物園經營從私人到了政府,為保持收益和維持動物補充,走向了大眾化。動物園必須吸引遊客,保持資金的來源,而動物園的馴獸表演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引入這類節目符合動物園的一貫政策,不斷發展娛樂項目,因為公眾的興趣不斷在擴張:動物進食表演,騎乘小馬駱駝和大象,動物遊行和動物搏鬥。這到一百年後的現在依然沒有改變多少。

1950-1960年代開始,電影工業及動物電影的興起,帶起了動物園塑造動物明星的風潮,龐大的利益形成了強大的動物展示工業。

「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原為1914年日本統治時期,日本民間有錢人士在圓山設立了民營的圓山動物園,隔年被日本政府收購,成為官營動物園。

1949年-1980年,將近長達30年間,木柵動物園都在舉辦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這段期間大量購置動物入園,在1980年才停止動物表演。1986年圓山動物園遷至木柵,圓山的動物們在數十萬民眾的夾道歡送下,一路南下走了14.3公里到木柵新園。

我們從北極熊談起,木柵動物園1986年從加拿大引進了兩隻北極熊,他們在10年間就死亡了,而北極熊在野外的平均壽命是30-35年。當時北極熊死的非常慘,10年間開始渾身潰爛、脫毛,且皮膚層層因病菌感染結肺,使牠痛苦他搔、抓並不斷潰爛,體毛大量脫落四處是膿瘡。最後死因判斷為淋巴肉瘤、潰瘍和皮質漏皮膚炎等疾病。台灣的氣候並不適合北極熊,且這兩隻北極熊,都有嚴重的刻板行為,搖頭晃腦與不斷踱步、一直繞圈的刻板行為。

阿根廷的北極熊叫阿圖羅,牠在動物園內生活了20年,有嚴重的刻板行為問題。阿根廷非常的熱,而他只有一個50公分高的水池可以泡水。很多動保團體倡議把阿圖羅移到加拿大,但因為對於阿根廷來說牠是很好的生財工具,所以沒有放行。

同樣情況在新加坡,有兩隻北極熊,毛都變綠是因為水中的水藻在毛裡生根,動物園用氧化氢做漂白。聖地牙哥的北極熊也出現過這樣的狀況,而他們是用鹽溶液做處理。

我們可能會以為這樣的情況,只會發生在動物福利較不先進、環境較不適合的國家內,但其實德國在圈養北極熊的狀況,並沒有比較好。

德國柏林的一隻北極熊叫克努特,北極熊平均壽命為30-35歲,但克努特只活了4歲3個月。克努特的母親生活在動物園內,原是一隻馬戲團的表演熊。克努特是柏林動物園第一隻在園內誕生的北極熊,非常有名。他一出生就被媽媽拋棄,兄弟姊妹出生後就死亡,這種情況在動物園內很常發生。很多在動物園內成長的動物,生下後代後,會不知道怎麼照顧,因為他們離開自然的棲地,行為異化,舉例來說:動物園內的海豚,可以成功的生下小孩卻養不活,因為在野外海豚是由家族其他有經驗的母海豚一起照顧小海豚,一個社群的概念,但在動物園內這些條件都被剝飽C

2007年時德國環境部長正式認養克努特,這隻北極熊被視為全球氣候變遷瀕危物種的象徵。動物園能否發揮保育的理念一直是備受爭議的,真正一個物種如果要毀滅,不是一隻一隻個體殺害殺得完的,只要破壞牠的棲地,牠就會滅絕。

接下來要談的案例為「獅虎」,牠為獅子與老虎交配後生下的產物。

在自然環境中不會有這樣的產物,因為獅子和老虎的棲息地很少重疊,所以獅虎是人類做出來的,非本來就有的物種。獅虎是雌虎與雄獅的後代,缺少了這一條可以控制生長的基因,所以生長不受控制。獅虎由出生起會不斷生長,直至它的身體不能承受為止,而且不能生育下一代。

2010年台南縣世界蛇王教育農場的負責人黃國男,曾做過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他把園中公獅子與母老虎關在同一個籠子裡六年,公獅與母虎交配,產下了三隻小獅虎,兩隻夭折。消息曝光後,農委會堅持沒入獅虎。

獅虎飽受左後肢、雙髖骨及尾巴等發育不良,以及肋骨彎曲的病痛之苦。牠的脊椎是呈現S形狀,左後腿有明顯的僵直性,無法彎曲,等於牠是用3條腿站立。目前牠的體重超過150公斤,預計牠還有可能長到300公斤以上,等於牠一隻腿必須承受100公斤的重量。牠現在還在屏科大的野生保育中心,動物保育圈內曾有非常大的爭論,關於是否要將這樣的動物安樂死,因為牠承受非常大的痛苦。

下一個要談的是「白老虎」,牠不是虎的某個品種,而是人類刻意近親交配繁殖,多半帶有遺傳性疾病、受先天健康不良之苦的「病虎」。

牠與獅虎一樣,存活率非常的低,由於毛色特別,大多被動物園、馬戲團繁殖用來當作「表演、展示」的營利工具,例如:美國賭城的白老虎魔術秀、2011年廣州香江動物園更是專門以繁殖白老虎為營利目的的動物園。

人工繁殖白老虎,違反物種保育原則,全世界的動物專家及動保團體都在呼籲應立法禁止繁殖白老虎。白老虎身上因為還有其他色素細胞顯示,例如黑色條紋、粉紅鼻子,藍色眼睛等,因此並非白子。但由於近親交配衰退效應的關係,常出現流產、死胎、早夭。而僥倖得以存活的白老虎,又多半帶有種種先天性缺陷,例如:鋤頭腳、裂顎、嚴重的鬥雞眼、脊椎彎曲,沒有繁殖力,且常罹患疾病;除了體重較一般正常老虎重,其活力也比一般正常老虎差。

很多動物園希望能繁殖白老虎,因為牠很漂亮,對於民眾有吸引力。如果生下來的有缺陷的白老虎,下場往往是被撲殺、做成標本。

六福村動物園曾在2005年打著保育、研究名號,引進一隻公的白老虎,且違反國際物種保育原則,讓園內兩隻母孟加拉虎與白虎配種,並讓其中一隻母虎懷孕。那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有出來抗議、反對,但就算到現在,台灣還是沒有積極的法律可以去管配種、繁殖買賣,因為我們沒有「動物園法」。

2008年高雄壽山動物園在議會審查,通過1.5億經費用來改善園內圈養動物的環境與福利,但為了要引進與保育毫無關連的白老虎,卻從1.5億經費中挪用了3000萬興建白老虎欄舍,準備與台北市動物園「貓熊」一別苗頭。

當時受到動保團體抗議阻擋,但高雄壽山動物園最終還是在2011年由中國廣州香江動物園引進一對白老虎。

動物園的運作機制裡,「近親交配」是一個主要的問題。動物園內的動物有限,牠不是在自然的環境裡,有很多的社群家族在互相繁衍。曾經有一部紀錄片,它紀錄了巴黎植物園內圈養的黑猩猩,母黑猩猩生了兩隻公的小猩猩,牠的丈夫死了之後,園方沒有經費再引進一隻公的黑猩猩與牠作伴,牠與牠的兒子一直生活在同一個籠內。巴黎植物園為了防止近親交配發生,他們只能每天在這隻母黑猩猩的優格裡面加避孕藥,牠就這樣吃了二十年。

動物園還有「動物過剩」的問題。我們看到的每一種動物都才幾隻呀!怎麼會有過剩的問題呢?每當動物園引進一種動物,便需擔負起延續世代的責任,且年幼的動物才能吸引群眾。然而雄性動物,尤其是食肉目動物,在自然中所需的活動與勢力範圍很大,但在動物園空間有限的條件下,一個展場卻只能有一隻雄性動物,否則便會產生競爭、傷亡的情況。然而,一隻獅子媽媽生出的小獅子們,約有一半是雄性,在只能展出一隻公獅子的條件下,其他的兄弟們,其一生大部份的時間只能被關在籠子或房間裡,期待有沒有機會交換到其他的動物園,無法擁有足夠的環境和空間產生了嚴重的健康或精神問題。而家族體系單一(例如引進時就只有一公一母)更無法避免近親交配所產生的基因問題。

為了展示一種動物,事實上背後我們要犧牲很多動物。

動物園被稱為有教育功能,但實質上還是以娛樂、觀看、展示居多的場域,民眾不能接受看見不完美的動物。動物園也有收養被民間生態農場及民眾不當飼養或遺棄的動物,這些動物可能因為掉毛、殘疾,不斷被民眾抗議,在大眾不理解也不接受的情況下,只好離開展示場,到後面的籠子或水泥地生活。在美國,許多不符合民眾期待的展示動物甚至會被直接安樂死。

許多野生動物在野外是需要走上十幾公里的路覓食、遷徙的,然而在小小的園區裡,除了沒有地方可以滿足他們獵食、遷徙的本能,還得承受大批遊客所造成的干擾高壓,因此大部分的動物都會出現重複性的「刻板行為」。一隻刻板行為搖擺不停的北美棕熊甚至會讓遊客以為牠很開心的在跳舞,但人們看到只是一隻瘋狂的動物。「自殘行為」也非常常見,例如動物拔自己的毛,或咬斷自己的尾巴。

跟大家介紹動社的網站及一份研究報告- <動物園的真相>(http://www.east.org.tw/that.php?s_id=8,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14&m_id=0&page=6)雖然是十年前的報告,但其中提到關於動物園的問題,現今依舊是沒有改善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閱讀。

屏東海生館2013年的「鯨鯊事件」,他們想要野放一隻鯨鯊但失敗了。屏東海生館曾引進3隻鯨鯊,一隻在引進館內一年多後即暴斃。另一隻在兩年後,因體型已超過 1000 公斤,海生館將其運送至車城海口港外海野放,並未裝設衛星追蹤器,野放後生死不明。專家質疑海生館是棄屍,因為這隻鯨鯊是沒有背鰭、受傷的。

鯨鯊是世上現存最大型的鯊魚,也是體型最大的魚類,平常白天會待在較深的海域,甚至出現80公尺深度,最深可潛至1,900公尺,每天洄游可達34公里。但海生館提供的水缸,只有長33公尺、寬22公尺、深8~12公尺,美其名為「大洋池」的水缸,對鯨鯊來說宛若牢房。

由於鯨鯊必須不停游動才能獲得氧氣,所以鯨鯊就連在睡覺時也是在游的。當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調查,以展示的八小時計算,就得在缸內繞上576圈。這是很可怕的,一天得游上1000圈,動物一定會發瘋。

第三隻在被海生館圈養8年後體長大約6公尺,窄小的空間讓鯨鯊尾鰭不斷碰撞、磨擦缸底礁石及缸壁,以致下葉反覆受傷,出現大面積結痂現象。

海生館當初野放這隻鯨鯊時拖延了兩年,因為他們希望進了小鯊,再放大鯊。他們也怕鯨鯊死在館裡。鯨鯊對海生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明星動物,很多人都是為了要看牠而前來的。

當時野放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像是沒有設中繼站(在野放的近海及遠海間,用網子設一個區域,讓牠適應環境,可能要長達好幾個月觀察再野放,非常昂貴)。海生館隸屬於教育部,必須要發揮教育功能,但真正在經營、照護、買賣動物,卻是BOT方式委託私人海景公司在做營利行為。

野放失敗除了不願設中繼站外,鯨鯊竟然「繞圈遊」,擱淺了兩次。牠重達3000公斤,沒有人拖的動牠,也是那時才看見牠的尾鰭受傷的有多嚴重。這隻鯨鯊停在外海好幾個小時,沒有一個專家敢說牠死了,沒有人敢付這個政治責任。最後海生館用漁船將牠拖出去,最後牠就沈下去了,其實就是棄屍,但海生館依舊在新聞稿聲明他們野放成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公視的柯金源導演的紀錄片《餘生.共游》,它全程紀錄了這個事件。然而經過此事後,海生館也聲明他們不會再進鯨鯊了。

在鯨鯊圈養後野放的記錄裡,目前全球都沒有成功的案例。一份紀錄沖繩海洋館自1980至1998年飼養過的16隻鯨鯊報告發現,其平均壽命竟只有16個月!野外鯨鯊平均可活70~100歲,人工圈養的鯨鯊都很短命。水族館人員更直白的說「其實我們人類對於圈養這麼大型動物的命運根本無法負責。」

海生館在持有鯨鯊的10年間,賺進大把鈔票,三隻鯨鯊都是以保育、教育名義引進,但是卻提不出任何一篇學術研究報告。在教育成果統計裡還指出,在參觀出口進行調查,90%的民眾連鯨鯊是鯨魚還是鯊魚都不知道。鯨鯊是鯊魚。

圈養活體動物是否有實質教育功能,是讓人質疑的。當這隻動物不再捕食,不再奔跑,不再生氣蓬勃,在這種地方,孩子們能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我相信有人看到動物在眼前,大為感動,因與物種的相會,而引發保護及研究動物的興趣。在《餘生.共游》內也有探討到此問題,圈養本身是個暴力,且與保育相違被的,那我們該怎麼辦?它提出了一條路,當我們很輕易的走進一個地方,有人已經把動物關在那,我看到這個動物,可以去引發人類對於動物園棲地尊重保育的教育功能;與我們花18個小時出海,辛苦的、靜靜的等,可能只能看到野生的鯨鯊兩三秒,且不能太多漁船、影響牠的自然環境。這兩者的教育功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一個可以思考展示動物園跟教育功能之間關係的路徑。

最後播放1986年動物園遷到木柵時,滾石音樂替動物園做的一首歌「快樂天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_Yd1irRgE)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應該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它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